这次,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,关于“亚马逊上新前期,需要注意哪些坑?”一般来说,产品上新,拓展SKU向来是亚马逊运营的重点工作之一。这次,小编就来讲讲新品上架前期,卖家需要避开哪些坑。一:检查是否有专利问题亚马逊非常注重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,只要被发现侵权就会被下架甚至封号。所以选择产品时,要避免使用跟其他产品类似的设计、包装等。这些方方面面,都有可能构成抄袭和侵权。大促期间,很多卖家可能会什么火就卖什么,蹭一波流量赚它一笔。这种想法没有错,但在新品上架前就要注意不要侵权,否则产品被下架就要白白努力了。二:产品认证资料是否齐全在亚马逊平台销售过程当中,很多产品是要进行类目审核才允许销售。比如:个护健康类目、儿童产品、玩具类目、医疗器械类目、化妆品类目等。遇到做这种类型的产品,建议卖家先去后台新建Listing测试,并尝试转FBA配送,因为很多时候转FBA过程当中会触发系统审核,需要卖家提交相关资料进行通过。一定要在新建Listing前期触发审核,积极与供应商沟通,而不是先盲目地下单,到了国内仓库之后再去新建Listing,结果发现无法转FBA配送,白白浪费精力和资源。三:市场容量是否达到要求很多卖家选品全凭个人感觉,在亚马逊运营当中最忌讳就是凭感觉做事。一切的一切要以数据分析为基准。同一款产品放在不同类目,销量截然不同,前期类目销量调研的工作极为重要,而不是一顿操作猛如虎,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发FBA再说,结果发现小类前10名也就20~30单。一个新品上架前,一定要把该产品在卖的小类第1、第5,第10,第20,第30,第50.,第100名分别统计对应的销量。当然软件预估的不完全准确,但可以给你的运营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。四:最好做出差异化出来产品投放市场前,卖家不妨先研究一下自己的产品,产品品质够好吗?功能够强大吗?颜值够养眼吗?放在市场上,会有多少个买家会看上?同时不妨对比一下别家的产品,或者看看平台上买家留下的反馈,通过对消费市场深入的调查,如果发现产品功能有缺陷,就去改进产品的功能;外观不够完美,就调整颜色或形状、设计。这样,产品就会和其他卖家产生差异。五:决定上架产品之五问1:谁是目标受众群体?不同的产品受众群体不一样,比如从性别层面适合男女之分,从年龄段上有婴儿、青年、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,要明确产品的受众群体,进行针对性精准营销。2:客户怎样去使用产品?涉及到功能性或者操作比较复杂的产品,除了在图片上进行说明(how to use ),拍摄视频教程,必要时还可以制定相关的产品说明书。3:客户会遇到哪些问题?在研究竞品ASIN过程当中1~2星review以及QA,可以提前了解客户反馈哪些问题,如果你能把其他卖家Listing当中的1~2星review的核心差评,要想办法尽量去改进那么1~2点,这个产品就已经很不错了。4:为什么选择我们产品?这也就是要在listing和图片上表现出核心卖点,有品牌备案的卖家可以在A+页面上去体现,当然现在很多卖家还可以利用视频去宣传。5:怎么去营销推广新品?一款产品决定要发FBA进行推广了,前期就要构思一个完整的新品推广流程出来,这也是为什么新品前期推广把握好节奏很重要。其实选品就是一个测试市场的过程,也是在不断的试错和试对,没有绝对万能的方法,在实际运营中卖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调整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